荔枝来找我喝茶。
说是单位里出了点事。
她在县城事业单位工作,平时性格开朗,跟谁都处得来。
这次却愁眉不展。
原来是因为一个曾经要好的同事,突然翻脸不认人了。
那位同事前段时间评职称失败,觉得荔枝在背后说了她什么。
其实根本没这回事。
我问她,你解释了吗?
她说解释过,可是对方不信,还到处说她坏话。
我端起茶杯,叹了口气。
在事业单位这个小环境里,人际关系就像是一张纸,皱了还能展平,但撕破了就永远都补不上。
想起前年,我一个老同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。
他跟科室主任关系特别好,经常一起吃饭,下班还约着打球。
后来主任提拔了,他以为这层关系还在。
结果发现,人家早就把位置摆正了。
他不甘心,总想找机会套近乎,反而弄得很尴尬。
我跟荔枝说,在单位内,最忌讳的就是透支关系。
关系这东西,就像是银行账户,存的时候细水长流,用的时候点到即止。
一旦透支,就很难再恢复了。
她问我,那现在该怎么办?
我说,什么都不用做,就当这个人不存在。
在单位里,最高明的处世之道,就是该沉默的时候沉默。
有些话,说出来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会加深误会。
就像那句老话:清者自清。
我给她讲了个故事。
我们市里有个领导,年轻时特别热心,谁找他办事都答应。
慢慢的,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。
但凡办成了的,都觉得是应该的;没办成的,就记恨上了。
后来他悟:不能透支任何一段关系。
从此,他说话办事都有了度。
找他办事的人反而更尊重他。
这就是所谓的边界感。
我问荔枝,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能在单位里一直很稳当吗?
因为他们懂得,什么时候该热情,什么时候该冷淡。
不会因为一时的情绪,去透支经营多年的关系。
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委屈,去打破来之不易的平衡。
荔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其实处理这种事情,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过得更好。
当你专注于提升自己,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。
那些是是非非,自然就烟消云散了。
人生最大的浪费,就是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话。
这话我受用至今。
有些误会,时间会证明。
有些是非,日子会说清。
荔枝说,可是看到对方在背后说自己坏话,心里还是很难受。
我笑了:你要这么想,她现在费尽心思地造谣,说明你活得比她好。
在单位里,真正的高手都是沉得住气的人。
不跟人斗,不挑明,不解释。
把精力都用在提升自己上。
等你强大了,那些曾经的恩怨,反而会觉得很可笑。
这就像我们读书时,总觉得一些小事天大。
现在回头看,早就释然了。
因为你过得好,自然就能原谅很多事。
我们单位就有这么一位老师。
年轻时被人诬陷,差点丢了工作。
现在都评上教授了,谁还记得当年那些事?
这就是最好的'报复'。
在单位,不是所有的误会都需要解释。
不是所有的关系都值得维护。
学会适时地抽身,懂得果断地放手。
把精力用在让自己变得更好上。
临走时,荔枝说她想通了。
人生最大的自由,就是能够不解释。
因为真正懂你的人,不需要解释。
不懂你的人,解释了也没用。
与其透支关系去解释,不如保持沉默,默默变强。
全文完,如果喜欢,就点个“赞”或者“在看”关注吧。↓↓↓公众号的推送算法改变,建议置顶标星,否则可能收不到文章;
公众号的推送算法改变,建议置顶标星,否则可能收不到文章;转载注明出处即可,感谢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